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新闻

校学生会华夏学子讲坛第五十四期——陈子善: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发布日期: 2015-02-16   浏览次数 121

    华夏学子讲坛第五十四期

陈子善: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20141119

 

主讲人简介:

陈子善,男,1948127日生,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作家,文学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致力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研究和教学。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和创作的研究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著作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说不尽的张爱玲》等十种,编订现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资料集数十种。

 

 

 鲁迅是时代的思想者,历史的负荷者,也是个普通人;张爱玲年仅23岁时便登上文坛风靡上海滩,文学才华超世绝代,但也曾因为爱上胡兰成“低到尘埃里”,经历过繁华的幻灭与没落。每个人都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陈子善,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张爱玲的作品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1119日下午,在华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他为我们讲述了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讲述真实的鲁迅和张爱玲。

 

“我没有什么观点,我只不过讲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许你能听出一点我的甘苦,我想这就可以了。”

 

这句话是陈子善老师的结尾。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陈子善老师大致讲述了他研究鲁迅和张爱玲的工作过程以及其中的种种趣事。

 

197610月,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改名为上海师大,数所跟师范类相关的学校并入华东师大,统一改名为上海师大。文革后上海师大恢复华东师大的名称,上海师大的桂林路校区恢复上海师院的名称。不久,上海师院又升格为上海师大。)通知陈子善老师参加《鲁迅全集》注释工作,而正是这次工作机会使得陈老师走上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道路,并借此机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去采访了许多有名的文学大家,如巴金、矛盾、沈从文以及他们的亲戚等等。

 

2001年陈子善老师访问了台静农先生的长子,是波士顿大学教授,台静农先生是鲁迅很好的一个学生。因为鲁迅跟台静农的关系十分密切,陈子善先生在他家中看到了一份鲁迅的手稿——《娜拉走后怎样》。陈子善先生很佩服鲁迅思维的敏捷,鲁迅的手稿非常清楚,几乎没有修改,只有几个字圈掉了。这既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又是一篇优美的书法作品。陈老师感叹亲自看到鲁迅的手稿,这样的人生时机不多。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的人格魅力,是一个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的一个作者。

 

陈子善老师表示,做学问要有机遇。当他进入张爱玲研究的领域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红火。当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确定的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的名单当中没有张爱玲的名字,因为那时思想还未解放,张爱玲是不入流的。八十年代中期后,张爱玲的书开始重印、出版,有研究者在注意他们,但并未被更广大的读者所关注。直到1995年张爱玲去世、九十年代整个文化变迁,突然间张爱玲变成了一个偶像。但陈老师始终把张爱玲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而非一个崇拜的对象,以一个研究者去走进张爱玲。

 

陈子善先生之后提到了,为了研究梁实秋到底用过多少笔名。他查了很多资料,泡在各种图书馆里。在资料社的书库里,书架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他一个人在里面,在书架上爬上爬下,翻阅沉重的合订本,看到午饭时间就买几个包子吃,之后再进去继续看资料。

 

陈子善老师最后对大家有一个忠告:“如果你对这些作家有兴趣,张爱玲也好,鲁迅也好,郁达夫也好,梁实秋也好;你不一定读文科或者是中文系的,但是如果你对文学有兴趣的话,你千万不要先去看那些介绍性的文章,像《张爱玲传》或者《鲁迅传》,因为里面水分太多。你就读他们公认的代表作,先从这个进口进入,然后慢慢的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后再去看这些传记,你就能分辨这些传记的问题在哪里。”陈子善老师希望同学不要一开始就被一些传记误导。他表示现在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有几十种,文笔很漂亮、很抒情,把张爱玲写的很悲伤、很不屑。但是,张爱玲从开始她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不需要我们去同情,你试图去理解就可以了。或者你不能理解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去误解她。误解比不能理解更糟糕。

 

对于自己的研究工作,陈子善老师表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批人都已经进入历史了。若当时他没有请他们去写这些文章,这些材料都无法保存下来,都湮没了、带给上帝了、没了。所以他宁可少写几篇论文,也要坚持讲研究工作继续下去。因为这个工作不算研究成果,没人愿意做,怎么办?总得要有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