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项目获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累进创新专项奖金奖
发布人:ecnuxcb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次数:274

在刚刚结束公示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累进创新专项奖”的评选中,由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张闽指导,大四本科生王琦贤完成的项目《一种可视化智能检测炭疽杆菌标志物的新方法——基于比率型稀土荧光探针及试纸的开发和应用》斩获金奖。此前,该项目已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已入围全国决赛。

                                   

 我校申报的项目是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作品《基于Hoechst染料的无标记荧光探针的开发及应用——新型过氧化氢及葡萄糖的检测方法设计的单通道荧光探针》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该项目通过合成双稀土金属离子掺杂的聚合物纳米材料,构建了双发射的比率荧光探针,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壳层中大量且特异存在的化学标志物——2,6-吡啶二羧酸(DPA)。该方法的检测限低至7.3 nM,远低于对人类的传染剂量(60 μM),并可在1分钟内快速完成检测过程,实现对DPA的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应用。在原项目设计的单通道荧光探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设计了双通道荧光探针,从而实现了比率荧光检测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非特异性信号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改变了传统的分析策略,拓宽了实际应用的范围。此外,该项目最重要的优势是基于该探针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可视化试纸,结合手机颜色扫描APP快速定量检测DPA及直接在手机屏幕显示浓度,实现对DPA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具有价格低廉,简易便携等优点。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累进创新奖自2013年开始设立,主要针对往届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评作品或较当年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或得到学校支持基金跟踪培养、或被党政采纳予以实践等。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参与挑战杯系列赛事,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完整的选拔培育机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两届“挑战杯”全国决赛中,我校共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另有多项作品获得上海市特等和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