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反思与结构: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中,曾特别指出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确,创新教育正是目前我国人才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人才教育的重中之重。
早在2005年,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说起教育状况,他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型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先生之问,就本质而言,是一个有关如何发掘与发挥具有创造性、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的问题,是在拷问大学的教育,是否能完成从以往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到“创造型”、“发明型”人才的培养方法的转变。
二、进程——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工作的回顾
响应国家创新人才教育的方针,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校也将“改革创新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动力”放在《华东师范大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四大共识中。多年来,我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培养创新人才、改进课余科技项目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成为了实现建成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以“挑战杯”为龙头的一系列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历练,我校逐步形成了涉及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等各个主体,以“赛事推动”、“组织推动”、“人才推动”以及“策略推动”等四大推动为核心的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推介平台,为我校征战全国竞赛打下了基础。
(一)赛事推动:以“大夏杯”竞赛为抓手,夯实课外科研的氛围建设
多年来,我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在为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2009年,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全国总分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勇夺“优胜杯”;201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大赛上,华东师大再次以全国总分第十的优异成绩捧得“优胜杯”。参加“挑战杯”全国大赛十年间,我校已经连续捧得9座奖杯。
优异成绩的获得离不开我校厚重的课外学术氛围的积淀,以及各层面对课外科研竞赛的关注。“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我校的传统赛事,也是我校最高水平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93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0届。目前来看,“大夏杯”竞赛已成为各院系、各学科展示教学、科研成果的舞台,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同学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也为我校参加上海市以及全国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输送了大量优秀项目作品。
“科创联动”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的大方向、大命题。迄今为止,我校“大夏杯”竞赛形成了“科创联动,协调互补”的良好局面。每年“大夏杯”的竞赛分为“科赛”和“创赛”两个部分,在“科赛”中脱颖而出的众多优秀课题,经过校团委和各院系的合力打造,往往可以成功转化为“创赛”中的领头项目。无论于科还是于创,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积跬步而致千里,汇江河而成海洋”,全校范围内浓厚的课外学术氛围,使学术创新的苗苗已然在我校发芽长大,而在风雨兼程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和日臻完善的科创工作模式,也将是未来进一步成长成熟的充沛养料。
(二)组织保障:多方支持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学生的培养历来都是一个多方支持、协作的过程,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能力的培养方面更是如此。在我校,在学生课外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已然形成了“校级领导大力支持、院系党团悉心培养、学生组织积极承办”的有利格局。
校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为我校课外学术科研培养工作把握了大方向。比如,作为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曾经的参与者及日后的指导老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林在勇老师以他国际性的视角,从其分管的学生工作出发,多次与在校学生交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我校学生参与科学学术科研指明方向。而具有扎实理科背景的朱自强副校长更是在优秀大学生项目的培育上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多次参与学生科研项目的中期评审,为项目作品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此外,朱校长更强调大背景下的文理学科互补,强调科研项目要努力做到取长补短、有机协作;前任校长俞立中老师、现任研工部部长刘敏老师以及学校各院系自身专家评委也都在优秀项目的指导、挖掘上给予了在校学生大力支持,成为了这些项目进步、提升的坚实后盾。
院系党团领导的悉心培养,使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得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我校院系党团领导在学生课外科技“第二课堂”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不断努力尝试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我校,院系党团领导与院内相关学科专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如下图所示:
秉承学校对科创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强烈责任感,我校院系层面的科创工作也一直在扎实有序的进行,并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高效优秀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我校历来的学术传统,各院系将这种传统与科创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课外科研找到了植根的土壤。比如,有的院系高度重视学生科创工作的开展,在院系中形成了以参与竞赛、参与科创为导向的学术氛围。在这种学术氛围中,学生自进入院系以来便能接触到关于科创的各种信息,从而能为自身日后的科创竞赛积累经验。这种氛围的营造也使日常的科创工作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能高效、深入的展开项目培养。
注重研究团队的梯队建设。比如有的理科院系会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培养,并对重点实验室投入较多的资源;而通过实验室内部老生带新生的传承机制,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科研能力,研究团队也保证了梯队建设,从而保证了项目研究的可持续性。而对于众多文科学院,科创队伍的培养则依赖于各种课题与科研理念的代际传承。从研究团队的组建方面,有的院系鼓励学长学姐的科研课题带1到2位较低年级的学弟学妹,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科研实践的参与感和热情。
构建明晰的有关课外科研的奖励机制。有的院系已建立了一批优秀的科创教师队伍,为学生的科创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资源与经验。同时,部分院系还进一步完善了针对获奖作品及其指导老师的奖励制度,从而使得教师队伍的科创工作更具活力。在学生层面,相当一部分院系还将科创竞赛的成绩纳入学生奖学金评定、直研审核以及成绩考核中去,从而使科创经历与学生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课外科研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整合各类资源,以基金促竞赛。如诸多科创工作表现抢眼的院系,其科创工作并不仅局限于大夏杯与挑战杯,而是尝试通过鼓励同学参与大夏基金、上海市创新基金、国家创新基金等学生课外科研基金申请,在确定立项的项目中抓好潜力项目的提前培养,同时,这些院系在一个竞赛周期内会多次举行课题答辩会,对于每一个参赛者的课题都会请院内专家进行指导讨论,这大大促进了学生科研课题在学术性、科学性上的提升,这种通过以基金立项衔接竞赛、答辩衔接课题的体制使得科创工作真正实现了其服务性的指向,通过院系层面的精心指导和打磨,使学生的项目最终能以最精良的面貌参与到大夏杯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去。
以团委为主要推动的校级各部门,在组织学生课外科研方面,能积极有效地沟通各方,搭建学生科创工作的桥梁。依托校团委科技创业中心与各院系相关学生组织,我校的大学生科技竞赛等赛事得以良好开展。学生组织的宣传与动员是党团工作的有效形式,具有广泛性、高效性与及时性等特点。以“大夏杯”为例,各院系学生组织通过组织获奖项目交流、资深评委点评等活动,为旨在参与竞赛的同学指点迷津;校团委科创中心则在组织校级竞赛、承办市级赛事选拔等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校团委与院系团委沟通的有效纽带。
校团委下设“科技创业中心”,以负责我校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其分为“学术科技部”和“创新创业部”,组织并承办一系列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夏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并组织在校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重大科技、创业赛事,引领华东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校团委始终与各学院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各院系科创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以点带面,推动科研创新项目的发展。校团委科创中心在“校级竞赛组织开展”、“市级赛事选拔承办”等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各院系的学生组织通过宣传与动员,进行“获奖项目交流”、“资深评委点评”等活动,积极配合校团委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广泛、高效、及时”的科创工作机制。
校团委在开展科创活动时也注重学校学术氛围的培养。如加大科创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网站公告、微博、邮件、人人网等媒介,宣传并更新各类科创赛事信息,使在校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科创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营造长期有效的宣传机制,鼓励学生关注科创、了解科创、参与科创,促进我校学术氛围的建设。积极建立各式学术研讨会,打造学术典范,活跃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带动在校学生整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优良葱郁的学术气息。同时,校团委也积极在学校层面为学生的科研创新寻求优秀资源。如建立历届获奖资料数据库,整合校内资源,及时分享优秀科研成果,为有志从事科创活动的学生提供便利。
(三)人才培养:整合资源,注重项目的持续培养
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之一,我校从多方面实行“人才推动”培养策略——以“科创基金”的跟踪培养为基础,推进项目进入“英才俱乐部”、“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等多平台继续培养,此外亦不忘考虑特长保送生的“提前培养”“根据其自身特色,进行相应培养、指导后参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大学生课外科研培育基金”着眼于培养师大学子独树一帜的学术视角,开拓我校学生的科研思路,把握学术前沿动态,以充足的基金支持为基础,选拔优秀项目进入“一年两期,一期一年,半年一审”的大循环中,具体而全面地对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基本方法的掌握、最终课题论文撰写以及项目的包装等等细节上进行指导,促成我校优秀项目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通过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比赛来证明自己、充实自己。
2011年5月,在校领导及科技处、社科处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多位“英才”经验分享的基础上,我校“英才俱乐部”正式成立。首批“英才”主要来自往届大夏杯、挑战杯获奖者,他们不定期进行小型聚会,交流思想、分享灵感,相互学习,促进了我校学术氛围的建设,活跃了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并且通过学校给予的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支持,进一步鼓励“英才”们再接再厉,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同学参与到课外学术研究中。英才俱乐部极大地促进我校建设成一支精锐的大学生科研团队:于校内,该团队可以带动我校学生的科研行为;于校外,该团队则可以成为我校学生科研实力的极好代表。
在项目指导方面,校团委通过拜访院系,与各学科资深专家取得沟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了大夏杯评审团,为各类申报项目在课题准备、调查规划、设计宣传、答辩技巧等方面给予专业的意见。此外,校团委也在极力将科创优秀项目推上更大的竞赛平台,注重项目成长空间的支持,以鼓励项目的延续、深入发展。校团委通过挑选“大夏杯”的优秀项目和各院系院系推荐的科创项目,将其优先纳入重点培养的备选项目,为“挑战者杯”等重大科创赛事提供优秀项目的储备,也为校内优秀项目走向更高层次的科技竞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平台。
目前,我校对于学术科研项目的培养和支持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其有效的运作不仅为在校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也为我校在科研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四)策略提升:更新工作理念,深入研究推动
服务社会是大学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大学担起满足社会的工业化、民主化对于实用性知识和公民能力的需要的责任。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适应和顺应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趋势,使高等教育为市场服务,为大众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掌握实用性知识,通过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
在校外,“挑战杯”竞赛的平台是一个发现创新才俊、发扬创新精神的良好平台,在这里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技术发明并将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我们还可以用自身所学发现社会问题,表达社会关怀,引发社会思考,实现社会服务。
近年来,我校也逐渐形成了“领导关怀,专家指导,党团牵线,学生协作”特色的蒸蒸日上的局面。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培育工作亦是如此。项目的成败往往是以“选对题,选好题”为基础的。在当今社会格局剧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选取一个“切合时代主题、迎合社会需求、关注学科热点”的研究主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的重难点,而众多资深的专家、教授与党团组织岗位干部都与我们的同学一起,齐心协力地攻克这个难题。而在后期项目备赛、参赛的过程当中,各级领导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不仅亲身指导,更广泛挖掘资源,为项目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
在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开展成功的保证离不开前期有效的准备工作。除了选题上的匠心巧运,我们更是在课题作者的搭配上做足了功夫——科赛的项目团队往往形成了“追求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的格局,创赛的项目团队则以“文理科的有机搭配”为特色。譬如,源于物理学系的“绿色高效纳米碳基膜电容脱盐装置”的挑战杯科技比赛项目,经过专家的深入点评与团委的再度培养,加入了金融与统计学院、商学院等富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的新成员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合同能源管理(EMC)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的创业课题,即将代表我校征战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纵观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培育工作现况,科技处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为最近一次捧得“优胜杯”提供了经费保障;校内外资深专家为项目的发展方向指点迷津,明确了项目未来进展方向;校团委和院系党团领导为项目优化了合作团队、打造了绚丽的包装设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培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看到一番番“师生联动,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
三、反思——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在欣慰于过去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形式的严峻。随着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国各高校对“挑战杯”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都加大了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培育和投入力度。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方面学校通过对课外学术作品的支持进一步提升学校学术氛围,学校也需要在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取得与学校地位相符的成绩;另一方面同学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竞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成为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课程体系、学分建设、课外活动、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支撑。如何突破现有体制的框架,以挑战杯为依托,培养我校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挑战杯”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我们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工作正是基于此,大学教育除了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的培养外,更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我校在之前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培养上,科研的转化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较少能运用于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以“挑战杯”为缩影,如何把握机遇,促进发展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命题。作为一个包含机遇的时代,创造性思想,创新型人才是这个时代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如何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摆在了我们面前。大学作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的机构,有必要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努力。
四、结构——优化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1、以“大夏杯”校级竞赛系列活动为依托,弘扬大学科研精神,提升科研精神引领力度,充分打好学生科研氛围基础。
2、以精英项目选拔赛为依托,充分挖掘培育优秀科研项目,打造校园科技创新典范,以典型反哺氛围建设。
3、充分调动支持科技类社团、院系科创活动,打造精英科创平台)
(二)建立全面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指导体系:
1、加大支持和重视力度,充分注重导师及评审团队建设及激励机制;
2、加大资源投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带队热情
3、专人专岗,设立专职学生科创工作人员
4、建立精英化的学生科创工作团队
(三)打造有力的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1、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保证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在面上的扶持
2、完善奖励机制,给予优秀项目团队和导师物质和荣誉奖励
3、打通教学、科研、团学、学工系统,在保研、奖学金、老师工作量上给予优秀项目制度上的肯定和支持
4、充分调动校友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5、注重宣传示范引领,充分调动全校范围内的科研氛围建设
(四)探索建立体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1、打通教学、科研、团学、学工系统,建立整合的学生科研管理系统,实现大数据的共享与服务
2、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网络数据库,实现项目的日常管理与评优
3、定期开展科研项目评优评奖工作,完善评优评奖指标体系,对优秀项目给予实际支持和鼓励
4、将挑战杯、大夏杯等科研竞赛纳入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指标,并在学生保研、奖学金加分上给予明确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