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晚六时,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办的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主讲的第五十三期华夏学子讲坛《汉文明在元时期:果真存在一个“低谷”吗?》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
姚大力,1949年生,江苏苏州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元史、边疆史。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1993—1995年、2005年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作访问学者。先后发表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撰了韩儒林主编《元朝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著有《漠北来去》、《北方民族史十论》、《读史的智慧》等书。
本次华夏学子讲坛姚大力教授,以“宋元之学问,文艺均大盛”为引子,为同学们解答了汉文明在元时期是否存在一个“低谷”。
姚教授首先强调陈寅恪的观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随后引出了于世勉对元朝的看法,即蒙古人始终没有懂得中国政治,以两者的对比,阐述了如今教科书中对元的观点: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多远文化的交相辉映,举了明太祖对元朝的看法,从而引出解释今日课题所需研究的三个史料论据:元代汉文明的三座高峰:文人画,杂剧与元青花,四库馆臣论元经史与文学,汉文化在元代的一般发展特征。
姚教授通过展示宋代文人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观想古人”的观点,即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古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所需要表达的主题。通过讲解书法逐渐融入画作中的笔法,题诗逐渐变为诗画中的有机部分,隔江山色的基本画作形式,及宋末两大著名画家阐述了汉文明在元时期的约束并没有那么大,甚至有一定的发展。
然后,姚教授通过几个例子讲述了元代的戏台生动细致的特点,并且能够极好的融入整个戏剧之中,令人难以分辨,后举了董解元的《西厢记》突出了元时期成熟的戏剧形式。随后姚教授展示了自己最近的发现:元代突然繁荣的戏剧形式可能是外来文明,并解释了自己从梵文angkam与戏剧折到出的变化中发现的关联。
紧接着,姚教授解释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和陶器中花纹与元青花的关联,和元青花大多用于出口到伊斯兰地区的特点,展示了我国瓷器有内用逐渐转化到外销的市场方式转变,从而讲述了汉文明在元时期的进步。
之后,姚教授援引了四库全书,“故有元一代,学者犹研经”,解释了四库全书中对元代的褒扬,阐述了元代学者所受到的限制之少,从侧面讲解了汉文明在元时期的发展, 展示了元代汉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平移式的横向拓展而非向纵深的持续推进,对既有前沿成果的消化,各地域发展差距缩小。如:理学由南向北的传播,农业经济在云南和汉文化边缘地区的发展。强调了理解中国汉文化的发展不能单单从一个地方一个方面考虑,应从各个方面组合考虑,在探讨系统衰退的同时探讨平衡与发展,举了回回先民全国分布,铜银双本位制,和棉花种植地区的推广,探讨了1550年到1800年“晚期中华帝国”的全盛内部与外部的各个偶然或者必然的问题。
最后,姚教授分析了唐代控域模式,讲述了黑河腾冲线的几大深层意义,引出了我国的两种国家建构模式,由外儒内法的官僚主义到内亚的边疆模式,强调了汉文化难以覆盖庞大疆域的特点,突出了由于两种控域模式给我国疆域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突出了元文明在汉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姚教授的观点深刻而简洁: 正是用汉文化去覆盖庞大的疆域版图,两种统治模式共同在历史上起作用,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承认了这一点,就不会再有“厓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的观点了。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姚大力教授将严谨深刻的历史学术知识和生动幽默的阐述方法相结合,为同学们仔细讲述了汉文明在元时期的发展历程与轨迹,再现了那个恢弘年代中汉文明的兴衰变化。同学们不但对那些神秘的历史信息有了更多了解,更受到了对未来的无限启发。这场历史与文明的学术盛宴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顺利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