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革命传统,铸就人生信仰
——记我校第三十三期基层团干部培训班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2014年8月10日,我校第三十三期基层团干部培训班学员代表来到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之旅。这趟实践之行将持续到16日,旨在使大学生通过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井冈山精神,接力革命优良传统,点亮人生信仰之路。
燃信念之火,照人生之路
当下社会现实错综复杂,各种思想不断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在享受多元价值带来的丰富体验的同时,也经受着价值模糊、价值偏差甚至价值错误的考验。与此同时,优良的革命传统正在为人们淡忘与无视,信念之火日益微弱。
古语有言:有志者事竟成。青年学生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途中不能没有理想信念的强大支撑。在井冈山大学李忠教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上,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上,在红军后代面对面课堂上,青年学生们深切领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弘扬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有的作为。
为掩护同志突围而纵身跳崖的巾帼英雄吴月娥,誓死不降、怒斥敌人的女中豪英伍若兰,为革命送走自己三个孩子的“永新一枝花”贺子珍,为红军开设造币厂制造银元、最终在炮火中下落不明的谢火龙一家几口……这片土地充满着红色回忆,处处回荡当年的革命豪情。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放下一切,甚至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是信念,信念告诉他们只有争取到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才会有美好幸福的明天。
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井冈山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向我们启示,伟大的中国梦在向我们召唤。当代青年学生虽然不再需要用身躯去换取和平,但同样可以为建设祖国挥洒青春和汗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走出一条精彩人生之路,让信念之火照亮人生之路!
励躬行之志,求实践之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几十个字就可以定义的,而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见识真知的源泉,在井冈山这片热土上,几多革命先烈留下他们的足迹,如今青年的我们追随先烈脚步,在体验式教学中获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真切的理解,更在其中明白了自身肩负的伟大使命。
在小井红军医院和小井红军烈士墓,青年学生们充溢崇敬而来,满怀沉重而去。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井冈山斗争年代,战士们在缺药少粮的情况下于此养病的故事。有些伤病员为节省医疗物资,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动手术,没有盐水消毒,以致伤口感染爬满蛆虫。一次敌人绕过红军正面阵地偷袭小井,正在医院养伤的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一百三十多人因来不及转移,全部落入敌军手中惨遭杀害。面对敌人逼问时,他们无一出卖革命。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的生命不宝贵?然而为了实现革命目标,这些人可以放下生死,一心求胜,是怎样的可歌可泣!
体验“红军的一天”,青年学生来到井冈山的坝上村,中午吃上了自己班中“炊事员”做的饭。大家在一旁打下手,帮着切菜烧火,也体验了一回“农家乐”。饭后又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进行了对井冈山农村发展的调研,深入群众,充分过足了当红军的瘾。下午青年学生们来到了黄洋界。在那里,青年学生们见到了红军的挑粮小道。看着那泥泞陡峭的山路,大家都无法想象红军战士们是如何一边又一边的冒着生命危险通过这小道运送粮食。为了革命,为了信仰,他们不在乎这点危险。
这大概就是“信仰比生命更为重要”的完美诠释。半个多世纪前,年轻的红军战士在这里流血,牺牲宝贵青春;半个多世纪后,同样年轻的青年学生在此流下崇敬的泪水,心中种下励志的种子。
扬信仰之旗,踏未来之帆
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少年强则国强。”经典永不褪色,百年之后,我们青年学生依旧需要以奋斗书写青春,为祖国发展增添一份活力。为此,青年学生应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以此引领自身思想进步,不断形成精神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准则。
《光辉岁月》中说:“没有遗憾,也没有眼泪,就算失去再多,但最宝贵的东西还在。如果没有理想和对理想的追求,如果没有信仰和对信仰的虔诚,就算心在跳,也不过是一块麻木的肉,就算血在流,也不过是一腔红色的水。”有了信仰这面大旗,便是有了前进的方向,有了无上的力量,有了高贵的生命。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我校学员们表示:“井冈山革命先辈的信仰之光深深地扎在我们心里。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他们的信仰依旧不灭,我们的信念也随之熊熊燃烧,绝不会被轻易扑灭。”
一部部井冈山斗争史,一部部革命血泪史,一首首精神之歌,不断加固青年学生们核心价值观的“地基”。青年学生们虽生于和平年代,但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却能深刻感受到井冈山的革命精神至今仍在发挥的巨大启发作用。它教导众多青年学子什么是信仰,如何才能坚守住自身的信仰。接力革命优良传统,铸就人生坚定信仰,社会实践之旅带给青年学生们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成长以及行为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