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大夏杯”,我们来了!

发布日期: 2014-09-14   浏览次数 287

 

20131218日下午一点半,第二十二届“大夏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作品专场宣讲与赛前辅导在田家炳教书院230教室开展。本次宣讲会由学校校团委主办,邀请到了第十一届“挑战杯”我校参赛团队带队老师吴旻瑜博士和两位有着丰富参赛经验的同学,茅艳婷和黄婉莉。宣讲会在与会嘉宾的精彩讲演和现场听众的热情参与中顺利地开展。

“大夏杯”是我校最高水平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它的开办为我校学生展示自身的科研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获得“大夏杯”的奖项,不仅是对华师学子的极大褒扬,更是意味着赢得了参与大学生课外科研竞赛中的奥林匹克——“挑战杯”——的入场券。

宣讲会于一点半开始。大家先是一起观看了记录我校团队参与第二十一届“挑战杯”的点点滴滴的视频。在视频中,上一届参赛选手与导师们向我们分享了他们过去两年征程中的收获,也给我们以巨大的鼓励与殷切的盼望。那一声声“‘大夏杯’,我们来了!”“‘挑战杯’,我们来了!”重重地敲击在我们心上,激发出对参与竞赛无比的热情!

随后由茅艳婷详细讲解了“大夏杯”的赛程安排,从具体的一项项比赛流程到评审与奖励机制以及赛后的后续培养,把整个比赛真切而接地气的样子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后怀揣着对赛程的了解,在座同学在吴旻瑜博士的一番讲演中更是得到了许多科研上的珍贵建议与启发。吴旻瑜博士曾带领我校参赛团队参与了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是多支“挑战杯”全国竞赛参赛项目的实战辅导专家。吴旻瑜博士先是向我们介绍了“挑战杯”,紧接着以“比赛逻辑”为切入点,就“选题”,“研究方法”,“行文”三个方面对在场同学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吴博士高度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列举出一个优秀选题应当必备的三大特性:“创新性”,“实用性”与“自恰性”。同时他认为最好能在正式开展研究前做一些小规模的预研究,当获得的小结论与人们由刻板印象推测来的结论有差距时就说明我们的选题找到了好方向。在具体的报告撰写上,吴博士提醒注意文章分局优美,思维严密,逻辑合理。最后,吴博士鼓励我们“想做课题想做研究,尽管来做”,尽心参与一个课外科研项目,为社会创造更多知识。之后,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三等奖得主黄婉莉以“长‘姿势’”为题为我们讲解了她心中参与科研赛事时的“规定动作”与“进阶动作”。她以自身的经验体会向我们传达了做项目每个环节中要注意的众多细节,鼓励我们“尽心尽力,享受过程”。

本次宣讲会在愉悦活泼的气氛中走到了终点,但新一届的我们向“大夏杯”的征程才刚刚开启。经历了这次宣讲会与赛前辅导,相信对科赛不熟悉的同学们一定对这一赛事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科研跃跃欲试的同学们也一定有了更明晰的方向、坚定的信念以及更优的想法。冬日再冷也不能冰冻前行者火热的心,让我们在丽娃湖畔一起放声呼喊——“‘大夏杯’,我们来了!”